收割机与打捆机协同作业。
当前正值晚稻收割的关键时期,湘乡市泉塘镇以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为双重导向,全力推进秸秆回收再利用工作,让秸秆从“生态包袱”变为“增收宝贝”,走出一条 “生态效益 + 经济效益” 双赢路。
在泉塘镇上湖村的广袤稻田里,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湘乡市纲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收割机与打捆机默契配合、协同作业。收割机在前轰鸣驶过,将沉甸甸的稻穗收割入仓,随后打捆机紧随其后,迅速将稻草卷入机器内部。经过压实、粉碎、打捆等一系列精细工序,一块块整齐的“秸秆块”从机器尾部“吐”出。早已等候在旁的养牛户们立即行动起来,迅速上前将 “秸秆块” 装车,这些新鲜 “饲料” 将直接送往养殖场。湘乡纲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舒纲举笑着介绍说:“现在秸秆成了‘香饽饽’!目前冷水江、新化等地的客户已向我们订购两万捆秸秆,剩余部分主要供应周边养牛户,每捆秸秆能卖四到六元,这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养牛户装运秸秆。
为从根本上破解秸秆处理难题,今年泉塘镇统筹农业与畜牧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探索创新,采取饲料化等多种方式,全面实现秸秆回收再利用。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农业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切实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帝易方家庭农场负责人易智敏坦言:“秸秆对我们养牛户帮助很大。以前秸秆大多被焚烧,现在能有效利用起来,解决了饲料来源问题。”
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泉塘镇还在拓展秸秆利用的 “新赛道”。舒纲举透露,计划下一步以秸秆为基料种植赤松茸,发展特色产业,一亩的赤松茸可以容纳二十亩的秸秆,既提升了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拓宽了秸秆利用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动能。
一审 | 吴维
二审 | 成勇
三审 | 谭浪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易绚梅
责编:李源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ignore-error/1 )
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 赵新文与一线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
-
!/ignore-error/1 )
赵新文拜访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马天毅
-
!/ignore-error/1&pid=53323950 )
赵新文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上强调: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 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
!/ignore-error/1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会见北京青旅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京涛一行
-
!/ignore-error/1&pid=53358405 )
湘乡市召开八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 赵新文出席并讲话
-
!/ignore-error/1 )
湘乡市召开三季度减负专项会议 精准破题形式主义
-
!/ignore-error/1&pid=53292580 )
湘乡市稳步推进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
-
!/ignore-error/1&pid=53252585 )
赵新文到东山街道调研督导文明城市建设“联点共建”工作








